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充分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学校决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评比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本次论文评比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具体题目可从以下范围选取:
1. 产教融合视域下专业群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
2. “工匠精神”培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3. 苏州市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4.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赋能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创新
5. “大思政课”视域下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库开发研究
6. 课程思政“金课”标准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7.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8. “三全育人”格局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机制研究
9.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互联网+”大赛为例
10. 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
11. 商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
12. 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
12. 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伦理研究
13. 人工智能驱动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14. 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15. 思政课教师网络育人的能力框架与评估研究
16. 思政课教师引领网络社会思潮提升育人能力研究
17. 思政课教师网络育人的能力框架与评估研究
18. 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19.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 虚拟现实(VR)技术在思政课沉浸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数字化资源开发
22. 心理学视角下课程思政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实效性研究
二、参赛对象
全体教职员工
三、征文要求
1.论文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论据充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学术性、理论性、前瞻性和现实意义,需紧密围绕所选主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展开论述。
2.参赛论文必须为原创未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严禁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并通报至所属学院(部门)。
3.每位教师只能提交一篇参评论文,每篇论文作者限1人。
论文格式如下:
1.论文采用word文档格式,正文字数6000-8000字为宜。
2.论文需依次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需遵循学术规范,在论文中明确标注引用出处。
3.论文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摘要”二字为五号黑体,内容为五号仿宋体;
“关键词”三字为五号黑体,内容为五号仿宋体;
“正文”全部为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
标题序号为:一、(一)1.……,分别为黑体四号,楷体四号,仿宋四号;
“参考文献”四字为五号黑体,内容为五号仿宋体。
四、提交方式
以电子邮件附件方式提交,文件命名格式为:姓名+论文题目+单位,投稿邮箱:wuzm@scc.edu.cn,投稿截止时间:2025年8月31日。
五、评选流程
学校将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对参赛论文进行匿名评审。评审过程将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论文的选题、内容、结构、论证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本次评选将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并为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六、其他事项
希望全体教职员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本次论文评比活动,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为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未尽事宜,请与学生工作处吴章梅老师联系,联系方式:18501516360。
学生工作处
2025年3月31日